在石家庄市鹿泉区人民检察院,提起马幸的名字,大家总会联想到“勤奋”“担当”“开拓创新”这些词。脱下戎装后,责任与担当,这些军人品格支撑她劈波斩浪,一路前行。30年从检生涯中,她成功办理多起大案要案,严惩违法犯罪,救助深陷困境的特殊群体与被害人,以实际行动坚守检察初心。
作为石家庄市鹿泉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第三检察部主任、一级检察官,马幸,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连续十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20年被省检察院授予专项工作“二等功”、全省检察机关“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荣获河北省“千名优秀退役军人”称号;2024年荣获“河北省模范检察官”称号。
在马幸的时间表里“很少有休息日”。马幸的业务能力过硬,她办理的张某某敲诈勒索我省某乳业集团案,得到了最高检的充分认可。
当初,张某某利用其运营的微信公众号,针对某乳业集团发表了多篇负面文章,并三次勒索钱财。“犯罪嫌疑人学历高,精通互联网传播技巧,能够把犯罪痕迹做到最小。他在微信中发完索要钱财的语音就立刻撤回,增加了办案难度。”办案检察官马幸说道,尽管聊天记录无痕,但是犯罪嫌疑人收钱的事实有痕。他们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主动协助固定了支付款项的关键证据。检察院提起公诉后,法院最终采纳了检察机关指控,作出判决,让张某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其违法所得14万元被追缴后退还企业,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检察机关业务属性强,一线检察人员要不断学习、充电,更新法律知识储备。马幸从最初的财务科室到侦查监督科室,再到如今的控申检察部门,不论在什么阶段、什么岗位,马幸都对学习保持旺盛的热情。办案之余,她还督促科室干警多写多思考,提升综合素质。她撰写的“两法衔接”工作经验曾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期刊全文转发,省检察院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这一经验。
在司法救助工作中,马幸了解到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的受害人是一位离异的母亲,两个孩子跟着年迈的姥姥生活,家庭条件困难。考虑到孩子们的成长之路,马幸通过当地政府,为马上成年的哥哥联系到了一份工作,并通过教育部门为年龄较小的妹妹联系了学校,争取减免了部分费用。得知孩子热爱绘画,马幸专门协调妇联通过义工帮扶,为孩子补习美术,让孩子学有所长,健康成长。马幸用妈妈般的爱抚慰两颗受伤的心灵,让孩子们感受到别样的温暖。
从军人到检察官,马幸的身份在变,但勤奋、坚韧、责任与担当的品格始终如一。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敬业的工作精神、忘我的奉献精神投身检察事业,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检察官的“铁肩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