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无障碍客户端
 
检务公开
网上接待
检察长信箱 >>
检察人员监督信箱 >>
辩护与代理业务办理 >>
控告申诉举报平台 >>
当前位置:首页>>先进模范
王增德
时间:2014-08-21  作者:  新闻来源:河北省人民检察院  【字号: | |

  姓名:王增德 职务: 单位:望都县人民检察院

  奉献路上不歇脚儿

  王增德同志,男,1953年4月出生,望都县人,汉族,中共党员,中专学历。1970年12月至1984年5月,在部队历任战士、排职报务员、副连长、连长。1984年5月转业到望都县人民检察院,先后任助检员、检察员、正科级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1994年12月至2002年9月任党组成员、副检察长,2002年9月至2004年2月任党组副书记,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任党组成员,2008年12月任检察委员会委员。他先后分管或协助分管侦查监督、公诉、渎职侵权检察、监所检察、民行检察等工作。2011年,先后被省检察院、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授予“河北省模范检察官”称号,被省检察院记个人二等功一次,被中央政法委授予“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称号。

  王增德同志从军14年,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从事检察工作29年来,能够按照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检察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以“奉献路上不歇脚儿”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官”越当越小,干劲越来越足,赞誉越来越多,是他近年来工作历程的真实写照。他以“尽责不论职位高低,奉献不在年龄大小”的思想境界,履行了自己“执法为人民,不做缺德事”的诺言,在情与法、苦与乐、得与失、进与退、荣与辱的考验面前,交出了合格答卷,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牢记党的宗旨,坚持执法为民

  王增德有14年的军旅经历,特别是在保卫祖国边疆的炮火中,培养了“人在阵地在,牺牲为人民”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1984年转业到检察机关工作后,他多次表露自己的想法:“工作岗位变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我要坚守好执法办案这个阵地,执法为人民,不做缺德事”。

  王增德一进检察院就瞄准新任务新要求从头学起,啃书本,看案卷,记法条,抠术语,不懂就问,经常是白天耽误了吃饭,晚上熬到深夜。只要有机会参加的学习培训,他都积极参与。从《宪法》到《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与检察业务相关的法律知识他都一一涉足,笔记有厚厚的一大摞,很快就熟练掌握了业务知识和技能。他说:“组织上把我放在检察岗位上,我就要像战士一样尽快熟悉武器和阵地,练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就凭着这股子钻劲儿,他从一名助理检察员到检察员、起诉科长,逐渐成为全院的业务尖子。

  望都县固店镇二十里铺村农民袁敬卫,是十多年前一起重伤害案的受害人,当时他不仅精神濒临崩溃,治病花钱也使家庭经济状况几乎陷入了绝境,而被告人曾是派出所的协警,具有一定反侦查能力,始终不肯认罪,归案前还与关键证人订立了攻守同盟,侦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又不充足不全面,案件十分棘手。那时正值我国修改《刑事诉讼法》,刑事案件庭审方式由纠问式转为抗辩式,给公诉人出庭带来了新的挑战。办理这起故意伤害案是望都县首次以抗辩式庭审开庭,同志们心里都没谱。时任副检察长的王增德主动接手这起案件,立即要求侦查机关补充侦查,并亲自复核相关证据。他本着教育挽救的态度,三次到看守所提审被告人,多次到医院安抚被害人、了解案情,还反复做关键证人的思想工作,使他如实提供了证言,夯实了证据。“只要有充足的证据摆在眼前,就不怕你矢口否认。”王增德亲自担当公诉人,仔细梳理一条条证据,做好与辩方一决高下的充分准备。法庭上,在一条条铁证面前,被告人终于低头认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还主动赔偿了被害人三万元。袁敬卫说:“这些年好几次在县城遇到王增德,每次他都主动从自行车上下来打招呼,关切地询问我的身体情况和生活。他伸张正义、扶危救困,是我的大恩人。”

  “严重危害老百姓利益的犯罪行为,就是我们时刻关注的重点。”王增德嫉恶如仇,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1997年,全国检察机关开展刑事法律监督专项活动,王增德敢作敢为,直扑难点,主抓了一起历时7年未作处理的团伙盗窃案。这些长期活动在107国道上的车匪路霸严重干扰群众生产生活,侦查机关在该案犯罪嫌疑人归案后,均以缴纳保证金的形式,把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甚至在检察机关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后,也一直没有收监,形成了久侦不结的局面。这些犯罪嫌疑人长时间呆在社会上,不仅留下了安全隐患,而且负面影响很大。经王增德提议,检察院启动侦查监督程序,力排外来干扰,一纸检察建议书监督侦查机关将这个涉及3个盗窃团伙的18名犯罪嫌疑人悉数收捕归案,绳之以法,随即又监督侦查机关归还了所有案犯几年间缴纳的保证金,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此举受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要是在公正运用法律的前提下,王增德都极力挽救被告人。有一个未成年人因盗窃价值一千多元的电动三轮车电瓶,面临刑事处罚。虽然王增德与他非亲非故,心里却为这个少年的前途和其家庭的痛苦而着急。他骑着自行车多次找受害方沟通。最终,受害方被他的良苦用心所打动,答应只要归还被盗物品,就不再要求深究这个少年的刑事责任,该案依法以不起诉方式结案,成功挽救了这个失足少年。

  “群众关注的案件往往关系到社会稳定,必须又好又快办理,给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王增德自觉把党中央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要求落实到行动上,在执法办案中努力追求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2010年8月25日,望都县第二中学28名不满16周岁的学生因琐事群殴,致使一名学生重伤,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案发后,侦查机关将其中3人刑事拘留,5人行政拘留15日。9月25日,望都县检察院受理这起案件后,王增德仅用两天时间就手写了二十多页的审查逮捕意见书,并将案件需要补充的证据以及侦查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存在的瑕疵问题详细列出。他不仅严格依法办案,同时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帮助教育青少年作为办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到看守所提审3名在押犯罪嫌疑人时,更多的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最终使犯罪嫌疑人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严重错误。当他了解到5名受到行政处罚的学生从案发后一直被学校停课时,当即联系中学校长说明情况和理由,使停课学生当天复了课。王增德与同志们经讨论认为,现有证据不能证实被害人的伤是被何人所致,并且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查清。为尽快在法定期限内结案,他抱着案卷一天内三次找到检察长何建刚汇报此案,建议尽快召开检察委员会作出决定,以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增加社会和谐因素。9月30日该县院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对3名犯罪嫌疑人做出不批捕决定。此案从受案到办结仅用了五天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恪守职业道德,公正廉洁执法

  王增德胆大心细,一身正气,面对一些罪犯和案件当事人的威胁从不低头,但在法律规定和道德要求面前,总是谨小慎微,不越半步。27年来,他主办、参办的案件达800多件,未出现一件冤假错案。他说:“精通法律知识必不可少,但检察官办案的第一把金钥匙是公正。”

  日常办案时,王增德心里始终装着“公正”这把尺子。2009年4月,王增德成功办结了一起难度较大的团伙盗窃案。这起案件涉及10名犯罪嫌疑人,他们的21次盗窃行为遍及多地,侦查机关报捕的案卷十分杂乱。为了理清案情,王增德几乎是重新把几本厚厚的案卷做了阅卷笔录。数十页的案件审查报告清晰明确,字迹工整、清秀,卷内还附夹着一张1平方米多的大表格,上面手写的小字加上箭头符号密密麻麻,标注着10名犯罪嫌疑人的详细资料和案情的相互联系。这张图是王增德用8张8开打印纸粘连在一起的,便于理清案件脉络,找准证据链条,区分各个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为出庭公诉打下坚实基础。这种遇到复杂案件列表标注的方式,是多年来王增德养成的习惯,曾有许多同行向他学习取经。王增德说:作为公诉人,必须使案情在心里像明镜一样的清楚明白。不怕被告不认罪,就怕提起公诉的有罪证据不充分。证据是办案的基石,只要证据搞实了,再狡诈、再嚣张的被告也难脱罪责,多么复杂的案件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王增德办事办案讲规矩,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打听的事不问,纪律观念非常强。1993年,望都县院办理了县某国有企业负责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这起案件涉案人员多,社会影响大。他作为统一审查把关证据的关键办案人员,连续加班88天坚守岗位没回家,家属只是到单位门口送去换洗的衣服,不知道他在办什么案子。直到街坊邻居都议论起这个案件,他家属才听说。

  同志们都知道王增德的倔脾气,谁要是想让他沾歪门邪道的边儿,他就跟谁急。有一次,王增德的一个熟人想托他帮忙减轻犯罪嫌疑人的罪责,趁他不在家时,硬把一沓钱塞到他家里。他连夜找到这个熟人,黑着脸把钱退了回去。

  王增德常说,谁都有三亲六故,遇到涉法的事找你问问说说很正常,我们不能阻止别人说情,但可以决定说情的结果,关键是看你怎样对待和处理。只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办事符合法度,你就顶得住各种干扰、化解得了说情风。2009年,王增德一个远房亲戚的孩子,因为参与拦路抢劫被该县检察院批准逮捕,面临着十年以上的刑事追究,这个远房亲戚三次从老家来城里找上家门苦苦相求:“孩子刚结婚,还没生小孩,你想办法救救我们一家子吧,少判他几年。”王增德了解案情后对亲戚说:“如果法律范围许可,我情愿他不坐牢,但亲情大不过法律,这个忙我帮不了。”虽然按照规定王增德不需要回避此案,但为避免对办案造成潜在影响,从讨论案件到出庭公诉,王增德都主动回避了这个案件。最终这个亲戚的孩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零六个月。尽管这个远房亲戚至今提起王增德不肯为孩子说情的事儿就生气,还曾流着眼泪给旁人说:“我恨死他了”。但王增德觉得,情是情、法是法,不能因情而枉法,也不能丢掉了亲情,帮助他们弄清认罪服法重新做人才是正道的理儿,这才算是真正的亲情。为此,每年过春节时,他都特意带着爱人去登门拜年,消除他们的心结,取得理解和支持。

  在常人眼中,凭着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的身份和影响,在当地给妻子、儿子安排个差不多的工作,应该没太大问题。但王增德从来不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自他转业后家属从外地调回本县,调动过三次工作,进的都是快倒闭的企业,最后只得提前下岗退休。品学兼优的独生子大学毕业后待业一年多,通过招录,到了甘肃省兰州市某单位上班。老伴时常念叨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说起孩子孤孤单单的没人疼没人爱就偷偷掉眼泪。

  “在执法办案上敢于和善于坚持原则,永远都不会错。否则,你就会办错案,就是渎职,早晚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这是王增德认准的理儿。他常跟身边的同事交流体会:坚持原则是对自己执法行为负责,对自己政治前途负责,也是对一家老小平安幸福负责。如果对自己都负责不了,咋还能谈得上对法律负责、对党和人民负责呢?!

  三、不计个人得失,甘于默默奉献

  王增德凭着过硬的素质和优异的成绩,从助理检察员到检察员、起诉科长、副检察长,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2002年9月,因地方干部任用年限原因,他被免去副检察长职务,调整为院党组副书记;2004年2月又随地方干部管理统一调整,担任院党组成员;2008年12月后只保留院检委会委员的法律职务,基本回到了起点。“官”越当越小,他从未抱怨过,照样履职尽责,勤恳工作。他常说:“尽责不论职位高低,奉献不在年龄大小。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能贡献一点力量,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做到奉献路上不歇脚儿”。

  王增德淡泊名利,任劳任怨,“台上台下”没有差别。当副检察长时就没有“官架子”,能自己骑自行车办事绝不要单位出车;下乡途中看到村民一起聊天,他也要凑上去,和群众聊上两句。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更没有摆过老领导的架子,只是一个勤勤恳恳的老兵,个人也从不提一件让领导为难的事。29年的检察官职业生涯中,他先后陪伴了8任检察长,其中一任检察长还是他同年入伍的战友。他曾经的直接下属,有的提拔到外县任检察长,有的成了他的直接上级。他非常坦然地面对着“高官战友”、“后辈上级”,始终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干什么就干好什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直是检察院的“顶梁柱”。

  在望都县检察院公诉科、侦监科办公室的墙面上,分别挂着一个大型展板,清晰地标注着检察业务工作流程图。这是8年前王增德从副检察长岗位退下来后主动制作的。当时,这两个重要业务科室更新了大部分人员,开展检察业务工作经验不足。王增德不仅在工作中手把手地进行传帮带,还加班加点赶制了这两幅工作流程图,意在使一代一代的年轻干警尽快进入角色。现在,该县检察院一半以上的人曾经是王增德的直接下属,都受到过他的教诲和指点,许多人已成长为院领导、中层干部。王增德说:“人总有老的一天,不能不服老。看到后生们超过自己打心眼里高兴,我能当个铺路石感到非常幸福。”

  王增德的个人档案中记载着在部队时立过两个三等功,在检察院有两个年度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共过事的同志们说,每逢有荣誉的事,他总是谦让。虽然他个人获得的荣誉并不多,但单位和同志们获得的荣誉中都有他的功劳。王增德担任领导职务时,都是案件承办人拿着案卷找他审定签名,现在是他作为案件承办人拿着案卷找领导审定签名,但他的阅卷笔录仍是大家学习的教材,一些重要案件仍由他出庭或指导年轻人出庭。2010年寒冬,望都县检察院承办了一起引起全国广泛关注的案件,王增德是专案组成员。为确保出庭效果,专案组组织模拟庭审演练,王增德丝毫没有考虑自己的面子,主动要求模拟被告人,三次被“带上法庭”,在冰冷的被告席上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依据自己对案卷的详熟和对被告人的心理把握,从多个角度磨练公诉人,使这起案件的出庭公诉十分成功。

  王增德在工作中的认真劲儿一直延续至今。每次有个大事小情外出,从未忘记向领导请假,倒是出现过忘记向老伴请假的事。去年的一天,他因紧急任务到办案现场一直工作到凌晨1点多,事先没顾上跟家里打招呼,又不能使用手机,让担心他病体的老伴急得深更半夜四处打电话找人。望都县检察院每月举行一次课题会,由主讲人讲解法律课题,大家讨论学习。轮到王增德辅导时,大家都很吃惊:王增德的主讲资料,像一本厚厚的教案,备课特别仔细,还对很多法律问题进行了题外研究。王增德认真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的习惯给同事们树起了样板。

  王增德不当领导已多年,但大家还习惯称他为“王检”。同事们说:“关键时刻,王检总能主动冲上去,漂亮拿下来。”2009年2月,全省检察机关集中开展涉农检察工作,要求各级检察机关探索实践新的工作机制。没有现成工作经验可循,涉农检察急需一张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图。看似简单的一张流程图,却需要做到对各项检察业务精通,对目标要求、任务分解、力量调配、时间安排等科学布局,工作量非常大。为解燃眉之急,王增德主动请缨,凭着多年来对县情、乡情、村况的了如指掌,凭着对检察职能向“三农”延伸切入点的准确把握,一手接下了这个“硬任务”。从周末开始,他把打印纸粘成办公桌那么大,铺在桌上,俯身用铅笔和直尺小心描绘草图,边查资料边填写内容,又反复修改,整天整天不动窝,连续加班加点,用三天时间做出了内容详细、操作简便的《望都县涉农检察机构、工作要求及运转流程图》。检察长何建刚动情地说:“王检这种敬业奉献的精神真是全院干警学习的榜样。”而王增德却平淡地说:“活着总要多做点儿事,能干多少就要干多少。”

  四、保持艰苦作风,热心帮助群众

  王增德长期在基层工作,天天与普通百姓打交道,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和所思所想非常熟悉。他常说:“我们是党的干部,一言一行都受到群众关注,必须以党员应有的形象站在群众中间。”

  从军人到检察官,王增德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至今没有改变。多年来同事们很少见他为自己添置什么像样的衣服,一年四季经常穿的是检察服。2002年他和几位同事一起买的20元钱一件的拉链夹克上衣,至今还时常穿在身上。他现在上下班骑的自行车,还是转业时购买的“永久牌28加重车”,这车已陪伴他了整整29年,光外胎就换了6条,辐条换了2次。年龄大了上下自行车不方便,他干脆就把车子的横梁给锯掉了,这辆旧车还一直舍不得扔。他说:“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不能丢。”

  说起王增德的朴实,他的同事用“刻薄”一词来形容。王增德任副检察长主管法纪检察科时,曾带领干警郑云辉到安徽办案取证。凌晨4点在南京下车转车时,郑云辉建议找个地方吃点儿东西,王增德却嫌饭店的饭菜贵,决定到火车上再吃。两个小时后上了火车,王增德又嫌5块钱一碗的方便面贵。就这样,两人饿着肚子一直到中午12点多下火车后,才在路边一个地摊匆匆吃了碗面条。事后郑云辉问:“咱们没有出差补助,办案经费中就包括办案人员食宿这一项,至于这么节省吗?”王增德却很严肃:“我们用的办案费,是国家的钱,也是老百姓用血汗交的纳税钱,一分一毛都应该算计。吃饭不就是为了填饱肚子吗,咱们能省一分是一分吧。”

  心系百姓的王增德,乡土味儿很浓,不管是在县城还是到哪乡哪村都有人愿意给他掏着心窝子拉话。他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一个曾受过王增德帮扶的养猪专业户因遇车祸,家陷绝境,他闻讯后,连忙赶去慷慨救急。有一年春节前,他在赶年集时看到鞭炮市场上一辆装满鞭炮的拖拉机,因卖主在车旁燃放鞭炮招揽顾客,不慎引起火灾,有近千名群众围观,他边喊救火边跑到附近的老乡家中,用脸盆端起水毫不犹豫地冲向火场。在他的带动下,大火被群众合力扑灭。事后,王增德后怕地说:“要是再晚点动手,不知道我和多少人会在爆炸声中当了‘英雄’。”

  2009年5月,王增德到该县寺庄乡调研时,了解到村民购买的麦种可能掺了假。本来不是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但他赶到农民地里仔细查看,发现麦田里的麦子长势确实有问题。再经扩大调查,王增德发现村里近八成村民用的都是这个品种,他当即建议村干部先请电视台到田间录像固定证据,之后他们又联合县打假办、农业局等相关部门,从石家庄邀请种子专家来鉴定种子质量。专家鉴定认为麦种不整齐,没有去杂。有了这个结论,村民们顺利拿到了赔偿。

  为人厚道的王增德对家里双方四个老人都特别尽心。他母亲患脑血栓,在离县城近20里地的老家养病,十多年时间里,只要他星期天没加班,都骑着自行车回老家尽孝道。王增德在化肥厂的家属院住了16年,几十户邻居大都是普通职工,都称赞他没有“官样”:“机井坏了,亲自动手张罗着修;下雨下雪抢着扫水扫雪;谁家有红白事他带头帮忙;平时自己抽廉价烟,谁去串门再拿出好点的烟招待;谁有点涉及法律的事,他能给你掰开揉碎地讲明白;他家里非常简朴,摆设装修在家属院里都属于低档次的。”

  2010年10月,该县在贯彻落实省委“三年大变样”决策部署过程中,将王增德家庭居住地规划为拆迁地块。当时,有的人家在搬迁条件上提出过高要求而讨价还价,规划搬迁工作遇到了不小麻烦。王增德带头按照政府指导价签订了搬迁协议,还走家串户做思想工作,有效带动了一大片。现在王增德全家人还在租借的小平房中生活,家里的拆迁补偿款,加上从几个亲戚家借的十几万元钱,都给儿子在外地买房交了首付,家里面临着不少困难,但他对生活状况很满足,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他说:“真的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好,以前自己想都没敢想过,像我家这样的穷酸劲儿,到老了还能住上新房子。”这就是朴实无华的共产党员、人民检察官王增德!

最高人民检察院       正义网
APP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