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省检察院发布保护消费者权益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时间:2023-03-15  作者:武文文  新闻来源:河北省人民检察院 【字号: |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近年来,河北省检察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司法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充分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专项活动为抓手,持续加大办案力度,不断提升办案质量,增强办案效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22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立案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891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813件,提起诉讼133件,督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423万千克,提起惩罚性赔偿4715.6万元,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保护,多项工作得到最高检和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今天,是第41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河北省检察院发布8个保护消费者权益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推动各地检察机关更好履行公益保护职责,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下一步,全省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加大办案力度,提升办案质效,努力构建食品药品安全司法屏障,推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案例一

唐山市开平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食品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

检察官办案组进行案件研判。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庭审现场。

唐山市开平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张某某等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过程中发现,未经检验检疫的病死或死因不明奶牛经集中屠宰后流向集贸市场、小餐饮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暴露出市场监督、农业农村等监管部门在食品生产安全、流通环节存在监管漏洞。

该院坚持“一案三查”,即刑事打击违法犯罪、民事公益诉讼提起惩罚性赔偿、行政公益诉讼堵塞制度漏洞,向法院依法提起十倍惩罚性赔偿金529.6万元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获得法院支持。同时,将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发挥政协协同监督机制作用,督促行政机关在全区开展“加强源头防控动物疫病”专项监管行动,推动监管部门加大路查、巡查、抽查力度,围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问题排查养殖户1549户,畜禽27.8万头,加强源头治理,凝聚食品安全保护合力,全面维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案例二

邯郸市邯山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电视广告销售假药行政公益诉讼案

检察机关组织召开座谈会。

公益诉讼检察官向老年人进行普法宣传。

在办理李某某涉嫌销售假药案时,邯郸市邯山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人员发现李某某在明知是假药的情况下,仍通过电视广告宣传并大量出售,该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邯郸市邯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在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要求违法者承担三倍惩罚性赔偿责任共计41.8万元,并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同时,针对“电视广告+快递”销售假药数量大、范围广、损害严重的问题,通过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查处违法发布广告的行为,要求电视台严格执行广告“三审”制度,堵塞管理漏洞。电视台立即整顿并停播了违法广告。

此外,该院结合司法办案向社会开展普法宣传,特别是引导老年人提高防骗意识,坚决遏制危害药品安全的违法犯罪和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切实维护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

案例三

肃宁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种子、农药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

检察机关组织召开“防风险·保安全·护春耕”农资安全听证会。

检察人员深入企业、经销店开展“回头看”。

为有效遏制销售假劣种子、农药的违法行为,肃宁县人民检察院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活动,对县域10家农资公司、143家农资经销店全面开展走访调查,发现50余家农资经销店不同程度存在销售假劣农药、农资问题,以及销售台账不完善、违规处置超保质期农药等安全隐患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肃宁县人民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乡镇等职能部门召开“防风险·保安全·护春耕”公益诉讼听证会,向县农业农村局、3个乡镇政府公开送达检察建议书,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被建议单位对涉案门店待售的34瓶假劣农药进行没收,并分别作出罚款2000-5000元不等的行政处罚,依法消除农资安全隐患30余处。

通过该案的办理,推动乡镇执法队协同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了定期执法巡查机制,并督促农业农村局申请专项资金,建立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长效机制,检察监督取得明显成效。

案例四

三河市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不合格消毒产品行政公益诉讼案

检察机关组织召开专项治理座谈会。

检察机关联合行政机关跟进监督履职情况。

针对生产销售不合格“消”字号抗(抑)菌制剂问题,三河市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随机走访辖区内11家母婴商店、7家大型超市、23家连锁药店,对100余名群众进行了调查问卷,发现存在销售问题“消”字号抗(抑)菌制剂产品、对“消”字号产品用途存在严重消费误区等情况。

为推动问题整改,三河市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专项治理工作座谈会,厘清职责,督促行政机关对相关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及医疗机构开展专项整治,共出动卫生监督员300余人次,检查经营单位26家、消毒产品使用单位56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82份,约谈相关企业负责人3人次,对不合格产品实现全部下架退市。

同时,该院联合相关行政机关开展整治效果“回头看”、卫生健康普法宣传等活动,巩固监督成效,提高公众对“消”字号产品的认知意识。通过案件的办理,进一步净化了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市场环境,有力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案件五

任丘市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医疗美容行业行政公益诉讼案

联合相关行政机关对该市医疗美容机构进行走访调查。

通过“回头看”夯实办案效果。

任丘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发现,王某在未取得相关证件的情况下擅自为多人注射无进口批准证明文件的韩文版玻尿酸、肉毒素,致一人休克。通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办理,王某自愿缴纳销售价格十倍的惩罚性赔偿金1.9万元。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医疗美容机构及生活美容机构无资质提供医美服务的问题,任丘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开展监督,联合有关行政机关进行走访调查,向任丘市卫生健康局发出检察建议书。任丘市卫生健康局收到检察建议书后,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活动,拉网式清查辖区门店42家,发现案件线索4件,并依法及时整顿规范。

案件办理结束后,该院对全市医疗美容机构进行了“回头看”,持续巩固办案效果,通过个案办理实现系统治理,从源头助推医疗美容行业良性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案例六

保定市徐水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治理直饮水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

检察人员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共同排查饮用水机。

检察人员使用快速检测仪器对采样进行现场检测。

直饮水关系着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保定市徐水区人民检察院开展直饮水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对辖区内直饮水存在的安全隐患、管理疏漏开展调查核实。经走访,发现部分小区内直饮水机存在滴漏水、箱体生锈、接水口防护门脱落、与垃圾箱距离过近等问题,个别设备还存在信息公示不完整等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徐水区人民检察院向卫生健康等有统筹协调职能的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积极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协同监管、全面履职。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职能部门摸排辖区内16家经营单位自动售水机的分布、维护情况及水质检测情况,对经营者进行相关知识集中培训,公示直饮水机相关信息139台,清理机身违规广告61台,督促经营者建立卫生管理档案、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工作。该院协同相关部门,建立共同日常巡查机制,推动直饮水问题系统性整改,切实保证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最后一公里”安全,当好公共利益的“守护人”。

案例七

易县人民检察院诉杨某某侵害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案件庭审现场。

办案人员研讨案情。

易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孙某某生产、销售假冒五粮液、茅台白酒案中,积极引导公安调查取证,进一步追溯上游犯罪,查证杨某某为该案包装材料供应商,在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违法者承担三倍惩罚性赔偿金33.6万元,并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既保护了众多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又维护了“茅台”“五粮液”等中国驰名商标知识产权,实现了对制假、售假者和假冒标识销售者的全链条打击。

针对食药领域、知识产权领域犯罪,该院策划制作了“易水”公益诉讼普法小课堂,现已正式上线,并与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检察监督”工作机制,协同开展工作,强化普法宣传,畅通公益诉讼线索收集渠道,还将全省首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服务中心“快检车”开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进行免费检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维权意识,以更优履职保护知识产权,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案例八

滦平县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保健品市场行政公益诉讼案

向市场监管部门送达检察建议。

督促行政机关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活动。

刘某某等人非法购进性保健品,并出于盈利目进行销售,共计销售金额9900元。经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分析检测中心检测,刘某某等人销售的性保健品含有西地那非成分。

滦平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提前介入,并通过调取销售凭证等方式,围绕民事侵权责任认定收集完善证据,查明非法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侵权事实,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依法判令刘某某等人承担销售金额十倍惩罚性赔偿金9.9万元,并在县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经依法审理,滦平县人民法院对检察机关提出的公益诉讼请求全部予以支持。

案件判决后,滦平县人民检察院通过类案监督推进溯源治理,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滦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制定了《滦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打击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检查商户187家,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2个,消除隐患12处,有力地净化了辖区保健食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