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太行山(河北段)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联席会第二次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深化《关于建立太行山(河北段)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机制的意见》,积极推进“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汪志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石家庄市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李素颖,邯郸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辛辉,邢台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文山,保定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庆品,张家口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强分别介绍了落实跨区域协作机制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效,涉县、临城县、涞源县、涿鹿县、井陉县检察院五位检察长作工作交流发言。会议认为,自协作机制建立一年多以来,五地市检察机关在太行山(河北段)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坚持以办案为中心,共立案涉太行山(河北段)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176件,追偿生态修复费用1.4亿余元,督促治理林地、耕地1363亩,固、危废垃圾7539吨,督促治理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坚持加强沟通、密切协作,积极开展异地协助调查取证、相互移送案件线索、案件研讨观摩交流等活动,合力推进解决太行山(河北段)环资保护重点难点问题,为进一步强化太行山(河北段)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贡献了检察力量。
会议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积极推动跨区域协作融入京津冀生态文明治理体系。要充分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通过加强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对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严惩重罚,对行政机关怠于履职行为动真碰硬,为太行山(河北段)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提供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
会议强调,要抓实监督办案,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质效。要围绕“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工作重点,注重在精准监督上下功夫,通过优化监督实现强化监督。深入挖掘个案背后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的重难点问题,推动行业性、系统性、区域性问题整改落实,用最小司法成本获得最佳公益保护效果,彰显协作机制独特的价值优势。
会议明确,要拓展协作领域,充分深化跨区域协作制度机制的协调联动作用。要进一步丰富跨区域协作机制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在现有协作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监督领域,把“太行山协作机制”打造成“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最响亮的品牌,为“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要求,要坚持守正创新,确保太行山(河北段)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扎实稳步推进。要充分发挥河北省公益诉讼检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数智平台)的倍增器作用,不断深化太行山跨区域数字检察协作。讲好生态环境检察故事,广泛宣传开展太行山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推动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太行山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
石家庄、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市检察院分管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副检察长、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负责人及太行山(河北段)沿线基层检察院检察长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