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京津冀+晋蒙”检察联动协作交流座谈会现场
6月6日上午,“京津冀+晋蒙”检察联动协作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围绕“深化数字检察实践,提升检察联动协作效能”主题进行交流座谈,凝聚共识、深化协作、汇聚合力。最高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军民出席会议并致辞。最高检党组第一巡视组组长路志强出席会议。北京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雅频主持会议第一阶段并作主旨发言。天津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凤超,河北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董开军,山西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景海,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健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图为最高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童建明强调,检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定位新使命,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童建明指出,京津冀检察机关要保持政治定力,凝聚检察合力,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在协同为大局服务上持续用力,围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进“新两翼”建设,充分履行“四大检察”职能,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以“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要在协同为人民司法上持续用力,进一步健全跨区域司法便民机制,协同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持续做实各项检察为民实事。要在协同为法治担当上持续用力,加强检察监督办案的深层次协作,合力破解执法司法突出问题、共性问题,共同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山西、内蒙古检察机关要立足毗邻实际,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更好服务本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数字检察是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也是深化检察机关联动协作的重要发力点、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质效的重要着力点。“京津冀+晋蒙”检察机关要聚焦构建“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工作机制,加快数字检察的基础工程建设,推进执法司法数据共享,深化数字模型建用和场景拓展,探索人工智能的引进应用,切实以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提质增效,为一体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晋蒙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孙军民在致辞中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北京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自觉从服务国家战略大局、法治中国建设实际出发,谋划推进新时代首都发展,主动增强与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兄弟省区市的协同联动,在科技创新协同、产业对接协作、生态环境治理、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各项工作跑出了加速度,区域协同奏响了新篇章。北京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主动携手津冀晋蒙检察机关,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共同破解检察工作难题,法律监督能动性持续增强,检察工作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服务区域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离不开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踏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更加需要公正高效的法治保障,更加需要各兄弟省区市政法系统协同配合、联动协作。北京市将一如既往加强与各兄弟省区市的对接协作,支持保障检察工作,推进政法工作协同,切实把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服务好、落实好。北京检察机关要在最高检的坚强领导下,着力提升检察履职效能,不断开创区域联动协作新局面,在一体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晋蒙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成效。
图为最高检党组第一巡视组组长路志强出席会议
图为北京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雅频主持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朱雅频在主旨发言中表示,京津冀检察联动协作在适应“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之中应运而生,现在又需要以共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为目标导向变革升级。要提高政治站位,汇聚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检察联动协作新势能。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和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更加突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目标导向,在更大范围更大空间优化检察要素资源配置,不断擦亮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鲜明政治底色。要立足主责主业,塑造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检察联动协作新动能。坚持讲政治与讲法治有机统一,把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检察实践贯通起来,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部署、《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引领和保障检察工作。自觉以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新质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在构建完善检察发展要素体系中创新性配置“数据资源”要素,在推动检察联动协作向“新”而行上持续布局落子,依托数字检察叠加倍增数据关联效应,内向牵引检察行权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外向带动跨区域检察机关联动履职协同履职整体履职,促进数据赋能与检察效能“双效合一”。要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检察联动协作新效能。靶向数字检察具体制度与机制设计供给不足问题,深化数字赋能检察发展协同实践,推动三地及毗邻省区数字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图为天津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凤超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陈凤超在主旨发言中表示,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成为新时代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谋篇布局的先手棋。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京津冀地区调研,亲自主持召开3次座谈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指路领航、把脉定向。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的重要意义,深化检察机关思想协同、保障协同、服务协同、监督协同、基础能力协同,着力构建全面化、实质化大协同格局,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全方位、宽领域、新阶段贡献检察力量。数字检察是检察机关的新质生产力,是法律监督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的重要依托。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数字检察,而且需要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数字检察协同。要强化大数据意识,把大数据理念、方法正确运用到检察履职中,驱动提升法律监督质效,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检察侧的数据价值。要树立法律监督模型融合、共享理念,加大共研共建力度,最大化释放法律监督模型效能。要加强数字检察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建立调研协同机制,为检察协作提供理论支撑。要注重培养检察官大数据意识,提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办案能力,切实发挥检察官的数字检察主力军作用。
图为河北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董开军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董开军在主旨发言中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1次视察河北,强调要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本次会议以数字检察为主题开展交流,必将进一步拓展检察协作广度深度。河北省院研究制定《数字检察建设规划(2023-2025)》,规划建设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智慧辅助办案系统等21个子平台子系统,推动涵盖“四大检察”履职以及检察管理、队伍建设的全方位、全景式数字化转型,努力蹚出符合河北检察实际的数字检察之路。建成检察专区云计算中心,达到千核计算、万G运算、P级存储,汇集各类数据约15亿条,卫星遥感数据3.5T。推动智慧党组会、检委会会议室、无纸化办公系统正式运行,公文网上流转率超过95%。建设应用公益诉讼检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打造了“智能研判辅助办案、类案监督模型超市、燕赵山海专项监督、办案质效综合分析、融合通信指挥调度”五个应用场景,搜集案源信息7万余条,立案4407件。数智平台获得了作品登记和软件著作权登记。最高检在河北省院召开全国公益诉讼检察指挥中心现场会推广。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新阶段,我们应全面贯彻新修订的《合作框架意见》,聚焦司法办案落实协作机制,深化数字检察协同共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为山西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景海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杨景海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山西与京津冀蒙地区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交流广泛。进入新时代,全省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更好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溢出效应”工作部署,深度融入、强化协作,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建立协作机制。省院与北京市院签署《京晋检察机关协同发展合作框架意见》,阳泉市院、忻州市院与石家庄市院建立滹沱河、太行山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大同与海淀、石家庄、乌兰察布建立检察机关结对共建机制,太原铁检分院与北京四分院签署《京晋铁检机关协同发展合作实施意见》等。强化办案联动。京晋两地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取证、信访积案化解、生态环境公益保护等方面,全面加强协作。加强人才培养。共同举办数字检察、行政检察业务培训班,互派检察官在公益诉讼、知识产权执法司法培训班上授课,提升执法办案水平。推进数字赋能。构建了检察大数据库和法律监督模型研发平台,研发150多个法律监督模型,并建立共享机制,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提质增效。下一步,全省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最高检童建明常务副检察长讲话要求和本次座谈会精神,以深入推进全面落实加强数字检察跨区域协作意见为抓手,助力检察工作现代化,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山西高质量发展大局。
图为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健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李健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内蒙古与京津冀地缘相邻、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影响区和辐射带动区,内蒙古正努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观察员,协同发展的滚滚洪流给内蒙古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内蒙古检察机关紧抓政策“窗口期”,围绕生态保护、边疆稳固等重要任务,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提升工程”,在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和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助力京津冀生态安全、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京津冀+晋蒙”检察机关应积极协作,深入开展生态检察监督模型的开发和应用,共同做好环境保护大文章,共同奏好环境治理大合唱;围绕助力口岸建设、防范打击跨国境犯罪方面深化合作交流,共享工作经验;以数字检察带动人才交流,共同围绕互派挂职、信息共享、联合培训等方面形成常态化协作机制,打造人才成长新引擎,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图为“京津冀+晋蒙”五地检察机关会签《“京津冀+晋蒙”检察机关关于加强数字检察跨区域协作的意见》
会上,“京津冀+晋蒙”五地检察机关会签了《“京津冀+晋蒙”检察机关关于加强数字检察跨区域协作的意见》。北京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蓝向东对《京津冀检察机关服务和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合作框架意见》修订情况进行了说明。
图为北京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蓝向东对《京津冀检察机关服务和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合作框架意见》修订情况作说明
蓝向东主持会议第二阶段,北京市检察院数字检察部负责人介绍了北京市数字检察工作总体情况。北京市检察机关演示汇报了“幌子公司”监管治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天津市检察机关演示汇报了检察公益诉讼办案单兵系统,河北省检察机关演示汇报了公益诉讼检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山西省检察机关演示汇报了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下侦查活动全流程监督模型,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演示汇报了机动车互助(安全)统筹领域类案监督模型。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以“忆检史重温红色初心 向未来践行使命担当”为主题进行了“90后讲检史”活动展示。
“京津冀+晋蒙”五地省级检察机关部分领导班子成员及有关内设机构负责人,相关市分院、基层院检察长及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