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反贪人办案时的轰轰烈烈,没有公诉人出庭时的慷慨激昂,远离鲜花和掌声,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文稿、书籍和电脑。“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沉迷簿领书,回回目纷乱”。东汉刘祯的两句诗把文秘人员埋头文稿,忘记用饭,不知早晚,头昏眼花的状况描写得十分形象。作为检察机关研究室干警,深州市检察院的郑浩克对此也深有体会,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看得非常重要,他始终认为:检察工作无论是在什么岗位,都是对责任的坚守,对正义的守望。做低头伏案、笔耕方寸的文字工作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劳作流淌出、传播出检察工作的精彩,也正是在那些笑容与汗水、泪水齐飞的日子里升华了自己的思想和才华,绽放出了青春的精彩。
梅花香自苦寒来
2012年7月,郑浩克进入深州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从事调研、宣传稿件和文秘稿件的写作工作。虽是中文专业毕业,但是做检察文字工作,他感觉自己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兵。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可言,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面对新的工作,郑浩克感觉千头万绪,不知如何下手。从事检察调研工作,对专业知识积累、逻辑思维、文字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对于他来讲,无疑是面临着一次严峻的挑战。但是,无论有多大困难,他都没有退缩,始终有一股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自己:在检察战线上一定不能当一个差劲的兵。为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适应工作需要,郑浩克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时间,虚心向领导请教,向老同志取经,向基层学习。为了一篇简报,他时常在夜深人静时冥思苦想地敲打键盘。为了适应角色,工作之余他都在学习着办公室里的书籍、文件、资料等一切可学之物。两年的时间,他收集了厚厚的四大本文字资料卡片,所做的学习笔记有10万余字,收集并分类整理了全院研究室历年的电子文档500多篇。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勤学苦练,郑浩克很快进入了工作角色,系统地掌握了基础写作理论,对各类调研、宣传稿件,工作报告、领导讲话等文章具备了较强的驾驭能力。
最亏欠的是家人
由于文字工作的特殊性,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长期伏案工作、面对电脑,郑浩克的视力急剧下降,颈椎也经常疼痛难受,但他从不叫累不喊苦。郑浩克老家在农村,爱人在中学工作,孩子才四岁,年近六旬的父母长期身体有病,家庭实际困难比较突出,但这些困难他很少向人讲起,更没有因为这些困难而影响工作。有时,爱人晚上在单位值班,他接到临时加班的通知,只好把熟睡的女儿独自锁在家里。有好几次,一直加班到凌晨,回到家,女儿正光脚站在门口哇哇大哭。每次他都是满怀愧疚地答应女儿不再把她一个人锁在家,可是由于实在脱不开,他又不得不一次次食言。有时家人也抱怨,不理解,但是郑浩克总是告诉自己: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份事业,就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就注定与责任、与奉献、与使命结下不解之缘。
去年六月,郑浩克的女儿、妻子先后患病在医院治疗,而此时正是国家级、省级调研课题撰写的关键时期,为了不耽误工作,保证课题的顺利完成,郑浩克只能两头兼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白天上班,晚上去医院照顾妻女,而这些他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祸不单行,去年九月,母亲因癌症复发、转移,先后在医院住院手术、化疗,自此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郑浩克一直是在单位和医院“连轴转”,白天忙工作,晚上星光下骑车去医院照顾母亲。经历了两次大的手术和多次化疗,母亲的身体大不如以前,无力、呕吐还伴随着不停地疼痛,由于癌细胞消耗加之长时间不能进食进水,母亲开始日渐消瘦,原本60多公斤的体重到年前也只剩30多公斤了,病痛折磨的老人难以入睡,身体多处出血,她最希望儿子能多陪陪她,可是当郑浩克每次执意守在她身边时,母亲却又总是说:“我没事,你去上班吧,别耽误了工作。”在母亲这最后的日子里,郑浩克多想好好得伺候母亲。可是,正值年终,院里、科里许多文字工作要做,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也只能晚上下班后再去医院照顾母亲,早晨擦把脸就又照常去上班。由于太过劳累,好几次他坐在公交车上就睡着了。半年多的时间,有时候他真的感觉力不从心,尽管强打精神,同事仍然能看出了他一脸的憔悴。好多次,同事都问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他总是说没什么。而直到母亲病逝,同事们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夜深人静之时,他常常自责,作为儿子,对于母亲,他觉得有着太多的愧疚。但他也知道母亲一生最欣慰的就是看到儿子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好成绩,于是他将悲痛化为力量,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勇挑重担创佳绩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就要干好一行” 。正是凭着这种强烈的敬业精神,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郑浩克都能做得认认真真、精益求精。在调研室工作,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工作枯燥,劳神费力,一间斗室,一台电脑,一叠文件,一篇篇文稿,有的只是伏案写作、默默耕耘。常对孤灯冷月,时有对卷不眠。对此他毫无怨言,反而把压力当成前进的动力。也有朋友说他太过认真,并为他指点迷津:网上搜索,复制粘贴。但他深深地明白:如果写出的文稿脱离实际,没有独特的思想内涵、情感色彩,那就是一个不称职、不负责的文字工作者。两年来,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郑浩克坚持深入调研,紧紧围绕检察队伍建设、检察文化建设和检察机关强化自身监督、检察机关服务两个环境建设等关系到检察队伍自身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事要事以及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20余篇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两年来,他撰写的40多篇材料先后被多家刊物采用,2013年3月,郑浩克被推荐入选检察文化艺术人才库专业人才。2013年4月,他的调研文章被选作衡水市人民检察院“五院”建设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2013年7月,郑浩克参与撰写的《强化内外管理监督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的第二届中国检察官文化论坛获得优秀奖,为深州检察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2014年6月,因为工作业绩突出,郑浩克被深州市委政法委、宣传部、文明办评选为深州市“最美干警”。
郑浩克把荣誉和赞许当作激励和鞭策,更加虚心地学习,更加努力地工作,执着奋战在文字工作的前沿,用辛勤的耕耘和付出为检察工作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